消除征信,到底谁骗了谁?
来源: 南通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:2020-08-04 字体:[ 大 中 小 ]
黑名单、联合惩戒、信用代码......近年来,有关信用的词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。在“守信者处处便利,失信者处处难行”的信用大格局逐渐形成之际,很多人确对“征信”二字一知半解,这给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近期,就有很多自称“淘宝”、“京东”消费平台客服,以信用购物贷款逾期为由,对消费者造成心理压力,从而诱导其为了消除逾期记录,通过银行卡转账的手段消除征信,在此过程中消费者发现被骗。
【教你防范】
1、全面掌握信用征信的相关知识。目前,征信的个人信用报告涉及到身份识别信息、贷款信息、信用卡信息,包含的子类别有十几项,一旦存在逾期短期内无法消除。
2、谨慎通过网络借款平台借贷。目前,各类网络借款平台借款门槛低,一方面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,盘活了民间资本;另一方面,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,导致网络借贷平台资质良莠不齐。犯罪分子利用这一点,引导诱骗受害人在各类平台内借款,有的受害人甚至莫名其妙地背上十几个网贷平台的“贷款”,而钱全进了骗子的腰包。
3、增强自身防范防骗能力。新型话术套路令人防不胜防,其中不乏威胁夸大成分,引发受害人恐慌丧失判断能力,对方让做什么便跟着做什么,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只要做到不随意接听陌生电话、不要轻信他人诱骗、不要轻易进行现金转账,就能筑牢防骗“守护墙”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累计次数:次
打印本页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