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婚姻出现问题,为什么陈俊生不是先沟通,而是选择直接出轨?

当婚姻出现问题,为什么陈俊生不是先沟通,而是选择直接出轨?

陈俊生出轨凌玲后,贺涵分析过他出轨的原因。

彼时陈俊生正面临职业困境,而罗子君当了多年家庭主妇,在工作上帮不到陈俊生,而凌玲工作能力强,可以跟陈俊生一起打拼奋斗,所以陈俊生弃罗子君跟凌玲走到了一起。

然而根据后面剧情,我们可以看到,罗子君工作能力其实蛮强的,如果陈俊生当时主动跟她坦白自己遇到了职业困境,罗子君肯定愿意跟他共同面对。

只可惜,陈俊生单方面关闭了沟通渠道,粗糙宣判妻子无能和沟通无效。

话说回来,为什么当婚姻出现问题,陈俊生第一反应不是先沟通,而是选择直接出轨呢?

陈俊生的行为其实可以用两个概念解释,第一个是心理定势,第二个是固化认知。

那么,什么是心理定势呢?

心理定势是一种 “思维的准备状态”或“惯性” ,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、对后续类似活动产生影响的心理倾向。

举个例子,比如我们看到乌云密布,会自动得出结论要下雨了。

这个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心理定势。

固化认知,大家应该很熟悉,就是对某人或某事物形成的固定、刻板、难以改变的看法。

这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?

说的简单点就是长期的心理定势会形成固化认知。

不过需要强调一点,心理定势和固化认知本身是中性的,都只是大脑的“节能模式”和“快速反应系统”。

比如我们学会开车后,换挡、看后视镜等动作就会变成“心理定势”,无需再耗费脑力思考。

要不然每个动作都要重新学习的话,会费时又费力。

还有我们对“火是烫的”有了固化认知后,下次看到火就会自动避开,而不用每次伸手去试,这也保证了我们的安全。

但凡事过犹不及,如果心理定势和固化认知一旦变得僵化、不再更新,就会带来负面影响。

就比如剧中,婚姻出现问题后,陈俊生首先没有跟妻子沟通,而是选择直接出轨,这就是心理定势和固化认知极端化后产生的负面决策。

那么,心理定势和固化认知究竟是怎样让陈俊生做出这个决定的呢?

我们来具体设想一下这个过程。

刚结婚时,陈俊生跟罗子君说“我养你”,当时罗子君还年轻貌美,而陈俊生也愿意为妻子的美貌买单,并且,让美貌的妻子待在家里,自己也可以减少一些情敌。

可是长日待在家里,又没有陈俊生的陪伴,罗子君也存在一个固化认知,认为男人只会因为美色而出轨,所以,她频繁靠购物和美容打发时间和对抗年老色衰被出轨的焦虑。

就在罗子君拼命通过青春和美貌来保卫婚姻时,陈俊生对她已经慢慢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,认为她只会购物美容、没有生存能力,不仅不能帮他分担职业压力,还需要被供养和照顾。

再加上,长期依靠老公提供经济支持,让罗子君的自我价值感逐渐丧失,越来越缺乏安全感,习惯性把全部精力都用在“守护婚姻”这个单一目标上,为了抓住陈俊生,整天不是查岗就是查手机,要么看到一个年轻女孩跟陈俊生在一起就让唐晶帮她调查对方消息。

罗子君的种种行为,看在陈俊生眼里,愈发强化了她不能帮忙需要供养还不停给人制造麻烦的心理定势,直到最终转成彻底的固化认知:“看,她果然就是这样不通情理、一味索取的人。”

在这种固化认知之下,陈俊生最终抛弃了罗子君选择了凌玲。

看起来这种方式,似乎快速地帮他解决了问题,但所有的问题都只是被暂时掩盖了起来,一旦遇到导火索,依然会触发。

根据剧情我们也能看到,陈俊生跟凌玲结婚后,问题也并没有彻底消失。

以此为例,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避免不断地陷入心理定势和认知固化的陷阱呢?

首先要避免一个问题,就要认识到它的存在,比如,陈俊生被罗子君查岗和怀疑时,第一反应难免会认为罗子君多疑、控制欲强、不理解自己,但是,我们必须得明白,这个结论,只是大脑自动反应后做出的一种“初步假设”或“临时草稿” ,并不是最终结论,最终结论还需要我们具体去验证。

其次,对于大脑做出的自动结论主动求证,有意地问自己:“这个看法一定是真的吗?有没有反例?”

比如,陈俊生如果问自己:“子君真的完全无法理解我的压力吗?我们刚在一起时她是什么样的?”

如果他肯这样反问,就会摆脱固化认知的陷阱。

除此之外,当你因为大脑自动做出的负面反应生气时,尝试一下用“为什么”代替“他就是”。

比如,大脑的自动反应是:子君总是查岗怀疑我,一点都不懂事。

此时就可以把这个反应换成:为什么子君总是查岗?是不是我最近太忙了,没有陪她,让她没安全感了。

看到没,如果换成为什么之后,就能更容易看到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,而不是单纯地对她的印象一味固化,从而一步步将自己也将对方带入死胡同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相关推荐

厘米 (cm)到毫米 (mm)转换器
直播365app下载

厘米 (cm)到毫米 (mm)转换器

📅 07-04 👁️ 7179
诗词典故《唇亡齿寒》什么意思|出处|释义|例句|用典
365网站客服电话

诗词典故《唇亡齿寒》什么意思|出处|释义|例句|用典

📅 09-27 👁️ 5407
【图】途观 2014款 1.8TSI 自动两驱30周年纪念版报价
365网站客服电话

【图】途观 2014款 1.8TSI 自动两驱30周年纪念版报价

📅 10-30 👁️ 8154